17 岁国羽小将因心源性猝死不幸去世,对大众跑者有什么启示吗?马拉松更容易导致猝死?
观察者网站显示:6 月 30 日晚,在印尼日惹参加 2024 年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的 17 岁国青小将张志杰突然晕厥,送医后不治身亡,因抢救无效去世。
虽然二牛不懂羽毛球运动,但根据我在长跑训练中的感受,我非常理解一位运动员成长所要付出的巨大努力,这样一位羽坛新星就此陨落,非常可惜。那么,我们跑步爱好者应该有怎样的反思和警醒呢?
导致张志杰去世的原因是心源性猝死。此类事故,通常先是心脏骤停,如果不即时接受医疗处置,将在几分钟内导致心源性猝死。
那么对大众跑者有什么启示吗?
开始跑步前,认真了解自己
如果心脏有任何不适,一定要去医院做一次心脏检查,充分了解自己是否存在异常情况,是否适合跑步这项运动。这点很重要,一定不要忽视自己的实际情况。心血管疾病是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
辟谣,马拉松并不更容易导致猝死
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马拉松中一旦出现猝死,媒体总会大肆炒作,而大量不运动的群众也会跟风来一句“别跑啦,都跑死人了”。其实,我此前的一位上司也总是如此劝退我:“哪哪比赛是不是又死人了?”。因为是领导,曾经作为打工人的我往往唯唯诺诺地附和一句,“啊对对对”。
其实这完全是幸存者偏差。马拉松绝不是更容易猝死的运动。2023 年 4 月 20 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疾控中心等部门专家组织撰写的《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2022 年版)》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我国心脏骤停总体发病率 97.1/10 万,冬季早晚发病率最高。。在 2012 年的一篇论文《Cardiac arrest during long-distance running races》指出,在评估了 2000 年 1 月 1 日至 2010 年 5 月 31 日美国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心脏骤停的发生率和结果,在 1090 万名跑步者中,59 名(平均[±SD]年龄,42-13 岁;51 名男性)出现心脏骤停(发病率,每 100000 名参与者 0.54 例;95%置信区间[CI],0.41 至 0.70)。 。我国心脏骤停总体发病率 9710/1000 万,而上述论文中 59/1090 万,尽管时间有十年左右的差距,但不足以产生非常剧烈的变化吧。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一个结论,就是马拉松跑者在参加马拉松的过程中并不比全体国民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产生心脏骤停。 这个比较有很多变量没有控制,也没法控制,所以结论没有那么严谨,但从数量级上,我们是能感知到马拉松群体相比大众平均的健康水平而言是一个更加健康的群体,绝不是“更容易猝死”。
理解、重视、避免心肌炎
我注意到心肌炎是非基因的一大病理原因。
最常见的可能是病毒性感冒导致心肌炎。在我的身边,就常常看到有些人感冒初愈仍然要强行高强度运动,从健康的角度看不可取。 美国心脏病协会建议,运动员心肌炎康复后,初期运动心率应以心率储备的 60-70%为目标。如果运动员对这种程度的限制不满意,可以考虑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
学习 CPR、AED 等急救技术
2021 年,二牛就学习了南京红十字会开设的 CPR+AED 课程,不过很遗憾但也很庆幸是一直没有机会使用,竟成了屠龙之技。
如果有机会,我们还是可以学习下相关的技术的, 关键时刻救人一命,拯救一个家庭,功德无量。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根据二牛的了解,目前主流的急救证书有两种,一种是中国红十字会颁发的,费用较低;另一种是 AHA 美国心脏协会颁发的,费用较高。也有一些机构推出了联合版本,你可以在网上搜索当地红会或 AHA 的有关活动了解。
不要参加组织混乱的野鸡赛事
野鸡赛事的一大特征是,要啥啥没有,不止是物资,还有各种应急措施,他们赌的是概率极低的事情不会发生。
这场发生事故的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竟然没有 AED 等相关设备以及急救人员,令人大跌眼镜,在我看来也可以叫做野鸡赛事了。
最近接触了一个概念,幸福退让原则,意思就是如果你家庭幸福,生活顺遂,在外遇到有人挑衅你,不要跟对方过多纠缠,说声抱歉装个怂,因为你家中有人等你平安回去,而对方十有八九是个生活的失败者。
如果你不是职业选手,如果你不是需要靠比赛奖金养家糊口,为什么不离野鸡赛事远一点呢?
最后
总结一下上述内容。
- R.I.P 羽坛新星张志杰陨落
- 开始跑步前,先了解家族病史,是否有心血管疾病。
- 生病初愈不要长时间高心率高强度运动,避免心肌炎。
- 学习 CPR+AED 技术,关键时刻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 远离缺少安全保障的野鸡赛事。